欢迎来到天天培训网!全国[切换城市] 登录 注册
首页 发布课程 机构平台 手机浏览

手机扫一扫

咨询热线

400-0808-102

李工真: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?

  2012-01-08 阅读:1093

 学生:怎么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? 

李教授:必须过好三关——“穷”字关、名利关和寂寞关。在我看来,有三种人更容易成为真正的科学家。一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人;是穷得不再怕穷的平民子弟;三是因为各种原因而陷于绝望的人。因为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家,秉持“独立之意志,自由之精神”是很重要的。

 学生:你认为诺贝尔人才的基本特征是什么?

 李教授:一、少年早慧、成名较早。五十年代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博士的平均年龄为24.8岁,而一般科学人才则为29.5岁;诺贝尔奖人才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均年龄为25岁,一般科学人才则为28岁;获奖者在20岁左右平均每年发表13.5篇论文,一般人才则为每年3.5篇;诺贝尔奖人才发表的论文质量也高——他们在20岁左右发表的论文在30年后仍然被人们引证,其频次为8次/年,这比一般科学人才高出15倍。

 二、进入科学前沿较早,并能取得与著名科学家联名发表论文的殊荣。诺贝尔奖人才在20岁左右就能以7.9篇/年的数量与名师共荣,而一般科学人才则只有2.9篇/年。

 三、经典性文献数量大。诺贝尔奖人才进入盛年后,其论文往往成为经典性文献,其被引频次的半衰期长达12.2年,而普通科学家只有4.6~8.1年。诺贝尔奖人才的经典文献被引频次平均每年高达232次,而一般科学家只有六次。据统计,1961~1975年间,162名诺贝尔奖人才中论文引证频次最高的是前苏联的朗道,他的论文被引证的总数为18888次,李政道为4878次,扬振宁为1782次。这162名得主论文被引证的平均值为1910次,一般科学家则为50次。这些高质量的论文大多数都成了获诺贝尔奖提名的重要依据。

 学生: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呢?

 李教授:中国不是没有青年科学人才,也不是没有诺贝尔奖候选人才,关键是我们没有识别这种人才苗子的方法,缺乏遴选、培育、推荐诺贝尔奖人才的机制,再加上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培养的只是传统继承式人才,因此中国学者不太会进行独立自由的创造性思考。我们做的往往是全盘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如山学问的工作,于是哪个人能在老祖宗的“山坡”上增加一毫米就算很了不起了。

 中国今日的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都是从“将来好不好找工作”的功利角度来考虑的,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“独立之意志、自由之精神”的体现。科学上缺乏远大的志向,这样也许可以拿到种种文凭,但往往成不了真正的伟大的科学家。能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人往往是对科学有着虔诚信仰、不知疲劳、勤奋钻研的人,是不怕清贫寂寞的人。

 学生:请问学历与学问之间有什么联系?

 李教授:没有必然的联系。中国很多最优秀的学者都是没有学历的。陈寅恪在海外留学了十几年也没有拿回一张文凭,但是没有人不承认他是中国最优秀的学者。

 学生:作为历史系的教授和博导,您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何建议?

 李教授:我一直身处大学校园,对中学教育不甚了解。不过在我看来,对于中学生来说,他们的要务是要成功地进入大学校门 ,才可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习。因为出于考试的需要,现在的中学阶段对于历史更多的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。当然,死记硬背在历史学习中也是基本功。

 学生:那么学历史的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应该有什么样的转变?

 李教授:角色的转变。来到大学,无论是哪门学科的学习都必须靠自己——自己给自己订计划,自己给自己作安排,基本上没有人“管”你。要想成功,你就得管理规划好你自己。

 对于历史的学习,更主要的是思维的转变。中学形成的对历史死记硬背的习惯在大学里是行不通的。大学历史需要你主动地深入地去思考、去发现问题、论证问题、解决问题。如果说中学的历史学习是平面的,那么大学的历史学习则是立体的。

静诚选于2002年《求学》:我认为这是对我的大学生活和人生选择有重要影响的文章,录于此与大家共享)

转自:诚静斋主人的BLOG

 

免责声明:
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;
如涉及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!TEL:400-0808-102;E-MAIL:895240345@qq.com